一、党建工作不断强化
一是强化党组领导,局党组把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构建合力抓党建工作的格局。
二是加强学习调研,扎实推进党员教育培训,突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以党建工作规范化为目标,抓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
四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党员活动。
二、审计力量不断增强
一是增编增人,壮大审计队伍。2013年以来,我市审计机关共增加了审计编制15个,长期聘用劳务派遣人员10名。
二是改善结构,提升素质。五年来新进本科以上人员31人,其中研究生高学历2人,全市共有5人通过了高级审计师评审。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提拔科级干部20人次,4个县(区)局局长全面调整。
四是配强班子,提高专业化水平。市局增设总审计师和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各1名,同时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领导,2017年选派市局2名科长到县区审计局担任局长,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工作作风不断改进
局党组切实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明纪律、强化担当。
经济责任审计二科的 “娘子军”长期到偏远乡镇工作,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被评为潮州市“巾帼文明岗”。
2011年至2013年省审计厅组织开展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资产负债情况审计,我市审计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三年均被省厅评为优秀集体,多位工作者被评为优秀个人。
四、创新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创新用人方式。在审计系统中率先以劳务派遣充实审计力量,全市共招聘劳务派遣13名;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推动内审制度建立健全,市直单位内审机构做到全覆盖。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在市政府的有关决策事项中发挥审计的参谋助手作用,在事前事中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服务政府依法行政。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制订执行《潮州市审计局现场管理办法》《潮州市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
四是创新组织方式。采取“全局一体化”、“上下联动”的做法开展财政审计和专项审计,对县(区)党政和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实行同步异地交叉审计。
五是创新工作方式。完善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和调查研究制度,深入基层和审计一线开展大调研,为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六是创新反映问题方式。针对审计发现问题,采用专题报告、建议函、情况反映等方式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有效发挥审计参谋助手和促进整改落实、规范管理的作用。
五、审计业务不断拓展
制订了《潮州市审计项目全覆盖工作方案》,经济责任审计全面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深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拓展新的领域,努力做到审计范围和内容上的全覆盖。
一是深化财政审计,实现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部门预算执行、财政决算和全口径预算审计的全面实施,财政审计不断有新突破。
二是加强全市地方税收征管情况审计,消除了房地产行业的审计盲区,揭示了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科征管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地税部门加强税收征管。
三是加强政策落实的跟踪审计,推动市政府建立整改督查机制,2017年对潮州市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市长殷昭举对审计结果报告充分肯定,专门作出批示。
四是积极探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五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市长作为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召集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审计广度和深度,有效促进党政府领导干部尽责履职。
六是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力度和深度,揭示了不少深层次问题。
七是加强国有企业(单位)资产审计,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
六、审计成效不断提高
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严把质量关,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审计成效。
五年来,潮州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529个,查出违规金额51197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2360961万元,处理上缴财政金额51075万元,核减政府投资项目投资额1630万元。提交审计报告和信息760篇,专题报告24篇,被批示、采用31篇。加大督促整改工作,提出审计建议906条,被审计单位采纳654条,制定完善规章制度44个。注重揭露和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移交有关部门处理或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线索35件,经查处有6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在汕头市2016年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汕头市房管局下属单位金平房屋管理所伪造资料套取政府专项维修资金,将问题线索转送省纪委。经纪检部门调查,金平房管所在职员工59人中22人涉案,涉案金额超过237万元。在服务政府领导决策中,一年来共办理了268个事项,协助市政府把好决策关,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