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来,东莞审计事业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向前发展,审计机构不断改革完善,审计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审计业务不断拓展深化。1984至2018年,共实施审计项目1941个,查出违规、管理不规范等金额897.8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等整改落实金额77.94亿元,提交审计报告、信息1644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全覆盖步伐进一步加快,共完成审计项目320个,查出违规、管理不规范等金额607.80亿元,促进增收节支等整改落实金额66亿元;提交综合性报告、信息317篇,移送处理事项43项,处理4人,审计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防范经济风险、推动政府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作用。东莞市审计局先后多次被评为全省审计系统先进集体,10多次被评为市直机关先进单位,获“全市副处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两个文明建设一等奖”、市金融稳定奖等殊荣,累计有50多人次的审计人员获得表扬表彰,东莞市内部审计机构先后7次荣获全国、全省先进称号,充分展现了东莞审计人的良好风貌。
一、审计机关建设
自成立以来,东莞市审计局坚持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和审计规范化建设,稳步推动审计事业发展。进入十八大以来,进一步适应新常态、把握新理念,全力推进审计改革发展,东莞审计事业开启新的篇章。
(一)机构设置。东莞县审计局于1984年3月开始筹建,6月正式办公,起初人手不足未设内部机构。1985年东莞撤县设市,县审计局改为市审计局。目前有办公室、综合法规科、财政金融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科、内审指导科、经贸审计科、经济责任审计分局、基层分局9个内设机构。
(二)队伍建设。1984年筹办县审计局时审计人员3人。1985年升格为市审计局时审计人员9人。期间审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有在职人员69人(含局领导班子9人),其中行政编制人员53人,工勤人员3人,聘员13人。
(三)党组织建设。1984年6月,成立东莞县审计局党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2017年9月局党支部升格为局党总支部,分设4个党支部,党员人数增至63人。
(四)审计制度改革。2016年成立东莞市审计制度改革领导小组,2017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东莞市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审计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五)扶贫工作。积极落实市内外帮扶任务,近十年来共对市内4个村开展对口帮扶,帮扶贫困户25户,累计投入资金190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255万元。2016年起对口帮扶揭西县大鹿村,累计投入资金162万元,帮助36户126人预脱贫,促进村集体收入从原来不足一千元增收至一万元。
二、审计工作成效
从1984年8月,东莞县审计局对县果菜公司开展第一个专项审计项目开始,东莞审计工作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东莞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和省审计厅工作部署,不断深化“一盘棋”工作格局,大力加强审计资源统筹和审计信息化技术运用,加快推动审计全覆盖,审计发展速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开展审计业务涉及八个方面:
(一)政策跟踪审计。紧跟国家政策导向,2013年来先后组织对稳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等41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共抽查部门单位和企业38个,抽查资金总量995亿元,出具审计报告、整改函等83份,提出审计建议180多条,促进加快下达资金74亿元,有10多篇专题报告获市委市政府的批示肯定和省审计厅的通报表彰。
(二)财政审计。紧跟财政资金走向,2013年来共开展预算执行、财政决算等财政审计项目102个,审计部门单位416个,查出违规资金8.64亿元,促进上交财政8.47亿元。2014年起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及整改情况报告先后正式向社会公告,审计监督效应不断提升。
(三)经济责任审计。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力度,2013年来共开展审计项目96个,审计领导干部130人,查出违规金额17.58亿元,促进财政增收节支5.87亿元,提交审计结果报告等共258篇,提交重要问题线索13条,协助审查案件3宗,查处3人,有效发挥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作用。
(四)政府投资审计。关注政府资金投向和资金绩效,2013年来共开展投资审计项目30个,查出违规资金616万元,损失浪费9555万元,核减投资额839万元。2011年起连续8年对援疆资金项目进行审计,累计投入审计力量723人日,审计资金25.75亿元。
(五)企业审计。关注国有资产质量风险,2013年以来共对10多家市属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掌握盈利状况,及时提示风险隐患,对违规投资经营、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反映,涉及问题金额22亿元,有力促进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
(六)资源环境审计。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17年起实施资源环境审计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大对生态补偿、水库污染整治等相关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重点关注其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情况,揭示违规和损失浪费金额近3000万元,有力促进绿色东莞发展。
(七)内部审计。加强内审监督指导,2014年推动全市镇街实现纪检与内审合署办公。截至2017年底,全市有内审机构180个,内审人员1073名。2013年来共实施审计项目9852个,出具报告5862篇,查出违规金额12.50亿元,损失浪费0.65亿元,促进增收节支4亿元,先后涌现全国、全省内审先进单位7个、先进个人6人,多篇论文获全国、全省奖项,2013年东莞内审协会被中国内审协会评为“推荐学习的典型”。
(八)上级交办、统一组织项目审计。积极落实审计署、省审计厅工作部署,2013年以来,累计抽调超过4000人•日的审计力量,参加政府性债务、社会保障资金、土地出让金等10多个大型审计项目,高质量完成交办任务并得到肯定和赞扬,2013年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和2015年的经济责任异地交叉审计等项目分别获审计署、省审计厅嘉奖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