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9月5日成立以来,韶关市审计局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审计监督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保障职能,工作成效得到了韶关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充分肯定,并屡次荣获国家、省、市的多项表彰。曾经连续4年获得审计署的表彰,其中2011年荣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务员集体嘉奖,2012年荣获社会保障资金审计集体三等功,2013年荣获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公务员集体嘉奖,2014年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同时还荣获2011年广东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优秀集体、2012年广东省社保资金审计优秀集体、2013年广东省政府性债务审计优秀集体;广东省2013-2015年扶贫开发“双到”考核结果优秀;并取得了韶关市文明单位、韶关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韶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市直行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韶关市审计局不断加大审计监督和保障力度,完成审计(调查)项目327个,共计查出主要问题金额231.04亿元,其中违规资金10.65亿元,管理不规范资金220.39亿元,审计处理处罚金额20.76亿元,审计发现侵害人民群众利益6073万元,移交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事项和人员108项,提出审计建议1060条,被采纳1001条,采纳率达94.4%,提交的审计报告和综合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63篇,强化对相关职能部门履职情况监督,揭露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有力保障了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效。
一、以党建工作引领审计工作全局,打牢抓班子、带队伍和谋事创业的思想基础
注重在班子的政治建设上下功夫,创建政治站位高、大局观强的领导班子。注重在制度先行上下功夫,创建决策科学、运作规范的领导班子。注重在树立全局观念上下功夫,创建善于谋划、主动作为的领导班子。注重在强化担当上下功夫,创建作风过硬、有凝聚力和执行力的领导班子。带好队伍,为审计事业发展筑牢人才基石。坚持创新思维,抓好了审计现场临时党支部的建设,找准机关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融合贯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避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压实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发挥党建工作对队伍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二、以确保政令畅通为首要任务,主动作为,围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做地方经济社会振兴发展的“推动者”
十八大来,加强了对韶关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研究,主动出击,重点研究韶关市委提出的产业共建、城市提升、县域发展“三大主题”工作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谋划审计重点。
一是围绕产业共建持续开展了对重点产业园莞韶园(含两片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对口帮扶的跟踪审计。二是围绕城市提升持续开展了芙蓉新城“三年基本成城”跟踪审计、城市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交通节点情况跟踪审计、韶关市简政放权政策落实及“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的审计调查、城管系统事权财权匹配专项审计调查。三是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了投融资改革落实情况审计调查。四是围绕精准脱贫持续开展了对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三合一”跟踪审计。五是围绕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开展了对环保部门的全覆盖审计。六是聚焦底线民生,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新丰练溪事件后,通过上审下、同级审、异地交叉审等方式,主动谋划,开展对民政系统全覆盖审计、残联财务收支审计。七是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乡镇经济责任异地同步审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以深化审计制度改革为契机,强化审计管理,坚持科技强审,保持审计队伍的创新活力
一是坚持科技强审,拥抱大数据审计新技术,保持审计队伍的创新活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全覆盖。二是加强计划统筹谋划,统筹审计力量,改进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探索审计流程再造,实现审计全覆盖。三是统筹审计力量,改进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增强审计力量多种实现形式,建立辅助审计人员制度,构建了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力量和社会审计力量为重要组成部分,既分工、又合作的“三位一体”审计监督大格局。四是探索审计业务流程再造,扩大全覆盖范围。五是强化项目计划管理,严格控制进度节点。六是完善了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七是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推进审计机关审计整改监督检查制度化、程序规范化,有效解决了年年审年年一个样的问题。
四、坚持“两个尊重”和“三个区分”,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坚决做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和“护航者”
研究出台了《韶关市审计局关于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历史、辩证的眼光判断、处理问题,保护改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宽容失误,为改革的实干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作用,争当改革“促进派”,更好服务韶关改革发展大局。
展望未来征程,审计的担子将越来越重、责任越来越大,随着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审计事业发展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韶关审计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不断开创韶关审计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