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审计署《审计机关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现公布《广东省审计厅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六部分组成。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广东省审计厅公众网站(www.gdaudit.gov.cn)查看。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我厅办公室联系(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361号,邮编:510630;电话:020-87078379)。
一、概述
2014年,我厅按照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审计署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规定》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政府信息公开为抓手,促进审计监督效能的提升,积极主动公开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领域监督等人民群众关注、党委政府关心、舆论媒体关切的审计信息,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树立审计监督权威,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保障作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4年,我厅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增强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扩大审计的社会影响力。
(一)深入推进审计结果公开,增强审计监督效能。2014年,我厅在门户网站先后公开了11份重要审计结果公告,涉及政府性债务、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对口援疆发展资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款物使用管理情况、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等经济、民生重点领域的审计情况、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同时,我厅还对政府性债务审计、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审计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同步发布了解读稿,首次采用“审计结果公告+解读稿”的形式,对重要审计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便于人民群众和舆论媒体监督。其中,《广东省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公告》、《关于广东省201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及其解读稿被《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转载,在我厅门户网站的点击率均突破万次。
(二)加强政务信息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广东审计的社会影响力。我厅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设立了专门团队负责政务信息编撰、审核、发布、归档等工作。一是及时披露全省审计机关工作动态。全年在门户网站上发送南粤审计信息资讯动态等共90条,及时披露各级审计机关工作动态等信息,增进社会对审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党中央、国务院、审计署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政治、经济信息的转载,全年共转载发布270条相关信息。二是积极开展审计工作交流。先后接待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以及山东、福建、湖北等兄弟省级审计机关来我省的工作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彼此先进审计理念和做法,共同探讨了数字化审计、审计全覆盖、县级审计机关管理等工作。
(三)认真做好审计廉政监督信息公开,提高审计工作自身透明度。“正人先正己”。我厅将信息公开作为促进审计机关依法行政、廉政行政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廉政监督信息公开。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所有审计项目在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书时一并发送《广东审计厅关于加强审计纪律八项规定》、《广东审计厅审计组工作情况反馈表》,邀请被审计单位主动监督审计人员。二是认真做好招考、招录信息公开。对审计CIA、CSA、高级审计师、招录选调公务员等及时在“网上通告栏”里按程序全部公开。三是认真做好部门预算等信息公开公示。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及时公布部门预算、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接受群众查阅和舆论监督。按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在网站上公布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需求信息和招投标结果公示等。四是主动邀请民主党派和特约审计员提前介入、深入审计现场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相关信息及时在我厅门户网站上公开。
(四)进一步完善网上办事窗口和依申请公开系统功能建设。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厅网上办事窗口和依申请公开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办事效率。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举报受理情况
(一)我厅2014年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宗。
(二)我厅2014年接受群众监督举报共113件,其中信件举报42件,网上举报66 件,其他方式举报5件,均按规定对上述举报进行逐项登记、调查核实、处理等工作。
(三)我厅2014年接受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网上咨询共48条。
四、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全年我厅收到2宗依申请公开事项,均为网上办理,没有产生相关费用支出。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4年没有与我厅相关的、因政府信息公开而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等案件。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4年,我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逐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力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为国家“八大监督体系”之一的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着门户网站建设与信息公开需求不适应,政府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审计结果公开公告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门户网站功能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提高审计监督效能和审计工作透明度,及时、准确地回应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