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审计厅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工作,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始终,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学思践悟中凝聚助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学史增信保民生,以审计整改监督工作服务巩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成果。省审计厅积极创新扶贫审计整改监督方式方法,会同省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制定审计整改监督工作实施方案,专门成立第五轮精准扶贫审计督促整改工作小组,采取专项监督、整改“回头看”、二次审核整改资料等方式,扎实做好扶贫审计“后半篇文章”,切实保障“脱真贫、真脱贫”。 一是明确各有关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本地区监督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指定专人监督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审计整改工作,收集检查整改材料,对整改证明材料不完备、整改不彻底、虚假整改等情况进行重点核查,防止资料整改、数字整改。二是积极与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等主管部门沟通,督促整改落实,根据上报的情况进行二次审核,重点审核是否按要求整改,整改是否全面、是否到位。经大力督促推动,第五轮扶贫审计整改取得积极成效,督促整改问题资金50余亿元,完善相关制度62项,促进455个项目落地见效,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推动近1.5万户贫困户落实“三保障”政策 。
学史力行聚合力,以高质量涉农审计服务助力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聚焦省委省政府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决策部署,组织全省20个地市审计机关对中央和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涉及的各类重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和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流程、全链条审计。一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跟踪审计。重点关注“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关系群众切身感受的农村环境堵点,揭示了应建未建、建设标准不符合农村发展实际、脱离群众需求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以及建成后闲置废弃、无法使用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问题。二是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和后续管护使用情况,揭示了部分县区高标农田选址不合理、建设质量不达标或存在损失浪费、高标准农田管护不到位,存在“非农化”及丢荒等现象。三是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和增加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要求,开展乡村产业发展项目以及各类扶贫资金资产管理的跟踪审计,揭示了一些扶贫资金闲置、部分帮扶项目效果不理想、产业项目未按要求建立落实利益联结机制等问题,推动各市建立完善扶贫资金及资产管理制度,促进扶贫资产保值增值、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郭华溢)
广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卢荣春在审计现场了解贫困户受帮扶情况
审计人员在高要勘察高标准农田项目